请联系Telegram电报飞机号:@hg4123

巴巴对罗马尼亚++-巴巴罗马尼亚画家作品

2024-08-31 16:14:45 枫篮球直播 锁靖易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巴对罗马尼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巴巴对罗马尼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巴巴罗萨计划和巴格拉季昂行动哪个含金量高,给苏德双方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巴巴罗萨计划是指德军1941年旨在打败苏联的进攻计划,而巴格拉季昂行动则是1944年苏军旨在歼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行动,无论从作战规模以及战果上来看,巴格拉季昂行动显然都比不上巴巴罗萨行动。但是就最终的后果而言,巴格拉季昂行动却超过了巴巴罗萨行动,原因很简单,1941年苏军可以补充遭受的所有损失,所以苏军并没有被击败。而1944年的德军却无法补充中央集团军群损失的50万人,德军的东线防御已经崩溃了。

巴巴对罗马尼亚++-巴巴罗马尼亚画家作品



直到1941年底,德军已经在东线俘虏250万名苏军,而苏军的伤亡大致是这个数字的两倍,相当于1941年6月苏军的全部兵力,也就是说苏军的伤亡在700万左右,这就是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对苏军的打击结果。而1944年的巴格拉季昂行动,苏军成功了粉碎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抵抗,德军包括被俘在内的损失人数达到了50多万,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战略兵团的作用。从兵力损失上看德军的损失远不能和1941年的苏军相比,但是德军无法补充这些损失,同时期在西线德军也损失了40万人。

其实巴格拉季昂行动和巴巴罗萨行动并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就规模和战略目标来看,巴格拉季昂行动只能算是战役级别,以歼灭德军一个集团军群为目标。而巴巴罗萨行动则是战略上的,以消灭整个西部苏军为目标,以打败苏联目标。巴格拉季昂行动顶多和巴巴罗萨行动中几场大规模的合围战是一个级别的,例如基辅会战、斯摩棱斯克会战等。

‘’巴巴罗萨‘’与‘’巴格拉季昂‘’两者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相等,但德国从‘’巴格拉季昂‘’之后即江河日下,历史的天平开始向苏联倾斜……。


腓特烈一世红胡子‘’巴巴罗萨‘’


俄国陆军上将‘’巴格拉季昂‘’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拂晓时分,德国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起‘’巴巴罗萨‘’闪电突袭:北方集团军群进逼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先后占领了明斯克、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苏联西方方面军几十万人被俘;南方集团军群兵临乌克兰基辅。紧接着,希特勒命令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并两个装甲师,以及一个集团军的力量,协助南方集团军群合围基辅。基辅被德军攻陷后,苏联西南方面军六十六万五千人被俘,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在突围时阵亡牺牲。苏联西南方面军的覆灭,意味着德军消除了下一步进攻莫斯科的侧后威胁。这就是由德国保卢斯将军构思起草,被希特勒以腓特烈一世名字命名的‘’巴巴罗萨‘’作战行动。

三年后的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苏军以俄国陆军上将‘’巴格拉季昂‘’的名字命名,发起了收复白俄罗斯的战役。是役苏军从四个方向进攻,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并收复了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接着渡过维斯瓦河、一直推进到东普鲁士边界的里加,先后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国家。苏军的‘’巴格拉季昂‘’作战行动,先后歼灭了德军第四、第九集团军、以及第三装甲集团军,德国总共损失了二十八个步兵师,被认为可能是德国在二战中最大的单一败战。德军在这次行动中的损失无法弥补 。 三年前与三年后的六月二十二日:同一个日子似乎是命运给希特勒 看了一个心酸的玩笑战争的天平从此开始向苏联倾斜

巴格拉季昂行动怎么可以和巴巴罗莎行动相提并论。前者只是一个战役配合而已,是为了和西方盟军进攻诺曼底同步。而后者就是一个纯粹的庞大的战略计划,目的是趁德国力量最强的时候扫清德国占领欧洲的后顾之忧。前者是战役行动,后者是战略行动,不可同日而语。前者对德国来说使得德国在机动力量调配上陷入困局,后者对苏联来说则是灾难性的陷入了消耗战,损失大量人口和资源,但却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并间接形成了二战后的势力格局,造成了东西方冷战的局面。所以,巴巴罗莎行动影响实在太过深远。这点巴格拉季昂行动是比不上的。

为什么德军突入高加索也被算在斯大林格勒战役?

严格意义上讲,高加索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战役,它们共同属于德军南方攻势的一部分。但是说高加索战役是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显然是不合理,且不说两场战役分别从属于不同的集团军群序列,在地理上这两场战役几乎可以说是在相反的方向上,而且两支德军并没有形成连贯的战线,存在着上百公里的缺口,这个缺口只由一个摩托化师执行警戒,所以从军事上来看,这两支德军根本无法做任何的协同作战,完全是各自为战,并不存在从属的关系。

如果硬要说两场战役存在从属关系的话,那也应该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从属于高加索战役,因为德军“蓝色”行动最终的战略目标就是占领高加索的油田,所以高加索战役是德军进攻的主轴线,如果高加索战役失败,那么德军的“蓝色”行动也就彻底宣告失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本质是为了深入高加索的德军提供坚强的侧翼掩护,避免进入高加索的德军暴露的左翼遭到苏军威胁,是为了让高加索战役能够顺利的进行,而无后顾之忧。

之所以会出现高加索战役从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场战役规模的大小而引发的,事实上执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军B集团军群在规模上远比在高加索作战的德军A集团军群要庞大的多。1942年9月初,也就是德军即将展开对斯大林格勒市区的进攻时,德军B集团军群的总兵力是6个集团军,98万人;而A集团军群的总兵力只有3个集团军,30万人,并且在一个月后,又从A集团军群中调走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前往斯大林格勒区域,这样A集团军群的兵力将更少。B集团军群之所以在规模上数倍于A集团军群就是因为它需要掩护从沃罗涅日经顿河到斯大林格勒进而沿伏尔加河向南延伸的漫长侧翼防线,实际参与斯大林格勒城市进攻的只有不到10万德军,其余的都在执行防御任务。

不过在战役后期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A集团军群最后进攻的失败,不得不被迫转入防御,除非能够得新锐部队的增援,而德军已经没有任何战略预备队了,所以成败的关键压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负,德军只有在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才能抽出兵力去增援高加索。但是德军不仅未能取得胜利,而且遭遇了严重的失败,以至于A集团军群不得不抽调许多兵力去挽回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局势,A集团军群逐渐成为一个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就近兵力储备仓库”,从这一点上来看,高加索方向的德军在全面转入防御后就已经失去了其意义,他们不仅得不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德军的增援,而且还要抽出兵力去帮助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时候高加索战役确实已经算是从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了,但这已经是12月份以后的情况了,那时德军的“蓝色”行动已经步入尾声。

小油瓶先纠正一个概念,高加索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在1942年发动的“蓝色行动”夏季攻势中两个不同的作战目标,只能说高加索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虽然是两场息息相关的战役,但是并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说高加索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部分。

纵观希特勒对苏联发动攻击时的目标选择,希特勒更多考虑的是政治方面和德国战争经济需要方面,为了占领生产石油的高加索油田和石油运输中心斯大林格勒,从根源上掐断苏联的战争资源-石油,所以希特勒在1942年夏季对苏联南部实施的战略性进攻,代号蓝色行动。

蓝色行动计划分为两个战役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的蓝色行动,曼施坦因顺利攻占了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苏联最高统帅部仍然认为德国是声东击西,仍然将50%的兵力部署在了莫斯科周围,只将十分之一的兵力部署在了西南战区

但是第二阶段的德军却犯了兵家大忌,分兵,德国南方集团军分别分为了A/B两个集团军群,A集团军由威廉李斯特将军指挥,下辖德国第11、17集团军、德国第一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负责夺取高加索油田,

B集团军由马克西米连冯威克斯指挥,下辖德国第2、6集团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目标是占领斯大林格勒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是两个南北距离较远的目标

A集团军正面向南,位置在高加索的北部,夹在黑海和里海之间

B集团军扼守着一条面向东方和东北方的正面,起点为斯大林格勒以南的伏尔加河,折向该城北面,达到顿河中段

这两个集团军的作战方向和作战目标截然不同,并不存在协同作战和相关关系。

此外由于希特勒对作战的横加干预和瞎指挥,从作战初期比较顺利的B集团军群抽调了第四装甲集团军调往南线的A集团军群,加入夺取高加索油田的作战,随后B集团军群因为缺乏坦克支援遭到苏军顽强抵抗,原本势如破竹的攻势也陷入停滞,于是希特勒又被迫将刚刚到达A集团军群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在此调回了B集团军群

第四装甲集团军群重返战斗序列后,虽然B集团军群几乎攻占了斯大林格勒的90%区域,但是苏联强大的增援部队也源源不断的赶来,最后反而包围了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德国因此收获了二战中最大的惨败。

而A集团军群也由于占线过长,供给困难,没能完全夺取高加索油田,只能无功而返。

蓝色行动的绝佳战机就被希特勒葬送了。如果希特勒没有将第四装甲集团军调往南线,B集团军群利用苏军来不及支援早就拿下了斯大林格勒,石油也将无法运送到斯大林手里,如果希特勒将第四装甲集团军调往南线A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也有很有希望拿下高加索油田的,所以德国的蓝色行动只要完成一个目标,就可以实现战役目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巴对罗马尼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巴对罗马尼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