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探险废弃大楼发现八尺大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探险废弃大楼发现八尺大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应为《养竹记》作者唐代白居易,全诗译文如下: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像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养济院顾名思义就是收养和救济的地方,也就是古代的社会福利所,大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地府县都要设立养济院,用以收留鳏寡孤独者,每年必须给予六石米以供生活。
为了鞭策地方官落实到位,在大明例的户律里要求:凡是鳏寡孤独、无亲可依者,所在地的官府必须将其收入养济院,若发现有符合收养资格但没有被收养者,官员杖刑六十,不符合资格但需要官府依时提供物资,而没有提供或供给数目不对者,判以监守自盗的罪名。
严格来说,大明养济院的存在,并不完全和现在的养老院一样,养济院的使用范围比养老院要大得多,不止孤寡老人,包括残疾、绝户者也有资格进入,且能入养济院者是需要审核的,要进入也不是易事,需要满足至少两个要求才行:一是不能自存,一是无亲可靠。
不能自存者就是说靠自己已经无法过活的人,包括自身残疾、家中没有丁力、带子寡妇等等,无亲可靠者则是没有亲戚可以投靠了,在朱元璋刚下令建造养济院的初期,只要满足不能自存一条的人,基本都能进入养济院,可是这种社会福利是需要国库另编预算的,时间一长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到建文帝时期,就开始加入无亲可靠这一条,对进入养济院的贫民审核也严格了一些,当然原本应该给予的粮米福利也是照给,只是数量从六石米减为三石,这既是让收留鳏寡孤独者的亲戚家庭减轻点负担,也保证政府可以正常收取赋税,不至于让收养家庭负担过重,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
自古以来,不管哪一朝代对孤寡者都是很重视的,春秋时期就有“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先进思想,国家要发展就必须社会要稳定,而社会要稳定就必须百姓有保障,所以自周朝开始,历代都有收养的政策和机构出台,除了明朝的养济院之外,自唐朝悲田院开始,宋朝有福田院、元朝有济众院、清朝有普济堂等。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探险废弃大楼发现八尺大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探险废弃大楼发现八尺大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